国家图书馆“古籍修复技艺进校园”活动在曲阜举行
2018-06-26 02:12:08光明网
光明网讯近日,我国第十三个69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中心孔子博物馆传习所揭牌仪式暨古籍修复技艺进校园活动在孔子博物馆、曲阜师范大学隆重举行。活动由国家古籍保护中心、曲阜师范大学和孔子博物馆联合主办,光明网承办。国家图书馆副馆长、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副主任张志清,国家图书馆出版社总编辑殷梦霞,国家图书馆古籍修复专家胡玉清,山东省图书馆副馆长、省古籍保护中心常务副主任李勇慧,曲阜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夏云杰,以及山东省文物局、曲阜市有关领导出席仪式。
screen.width-461) window.open;
古籍修复现场展示
揭牌仪式,由曲阜市委副书记山桂岭致欢迎辞,国家图书馆副馆长、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副主任张志清与山东省文物局荣瑞峰副处长共同为**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中心孔子博物馆传习所揭牌,并为传习所导师胡玉清颁发聘书。现场还展示了中华古籍保护计划的重要成果《国学基本典籍丛刊》,并赠送给在场的曲阜师范大学师生、孔子博物馆员工。
揭牌之后,古籍修复技艺进校园活动在曲阜师范大学启动,光明网通过直播向广大网友展示碑刻传拓、古籍修复技艺演示、木板年画刷印等,与现场师生、网友互动。其中值得一提的是,曲阜市文物商店非遗技艺传承人现场展示以擦拓为主的曲阜特有的碑帖拓制技法,木板年画刷印使用的门神木板是孔府珍藏的明代门神木雕版的复制板,引起现场师生的广泛关注。直播中,网友还对一个现代感十足的展品表现出十足兴趣,那就是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和国家图书馆共同研制的古籍保护箱。据介绍,保护箱应用多项先进的航天技术,结合原材料、环境监控和物联网网络管理,既安全又高效。在得知原理后,网友纷纷表示科技与古典相结合、科技感十足。
screen.width-461) window.open;
现场抄写经典
早在2008年,经国务院批准,古籍修复技艺被列入第二批**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传统工艺门类。随着本次孔子博物馆传习所的成立,当前国家古籍保护中心授牌的传习所已有25家。古籍是中华文化传承的载体,蕴含着浓厚的文化底蕴。此次古籍修复技艺进校园活动,旨在宣传古籍保护理念,推广古籍修复技艺,让登峰的文化落地到校园,展现中华文化的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既是对今年69遗产日的活动主题文化遗产的传播与传承的积极响应,也是深入贯彻**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体现。